片名: “CODA” (Children of Deaf Adults),聋哑人士的孩子。
女孩来自聋哑家庭,她是家里唯一健全的孩子,父母和哥哥都是聋哑人士,因此女孩扮演家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重要的手语翻译。女孩好像是上天为这家庭带来最好的安排,然而彼此的一些生活细节,互动和小摩擦,又显得格格不入。女孩有追求的梦想,家人希望守着对聋哑人士再好不过,脚踏实地的生活。
女孩热爱音乐和唱歌,恰恰对家人来说,最没有感觉,所有音色和响声都是静默的一片空白。像家人出席观赏女孩歌唱表演的一幕,先是正常的视听呈现,后来站在聋哑家人的角度出发,跟随着聋哑的观感,影像顿时寂静无声,只能看到一群人不明所以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才感受到,这种音乐的表演,对聋哑人士多么无趣且无聊。
表演后回家,父亲想再“听”女儿唱歌,试图透过触摸女儿喉间的声带,感受听不到的歌,以其说想听歌,不如说想了解女儿所喜爱的歌唱。
女孩问妈妈:你曾经希望我是聋哑人吗?
妈妈毫不客气表示,当女孩出生时,医生给她做测试,妈妈祈祷她是聋哑人,结果听力正常,妈妈的心沉了下去。
女儿又问:为什么?
妈妈表示:我怕我们不亲,我觉得会辜负你。
哥哥也觉得妹妹不能一直留在家人身边充当手语翻译,她有歌唱的天赋,应该追求她的理想,家人没那么无助,就让其他人去摸索怎样跟聋哑人士相处,一切都会好的。
事实上没有不亲,也不是谁辜负了谁,彼此特别在意对方,处在有声和无声之间的磨合,歌声持续在风中荡漾,伴随的手语是最好的心灵契合。不知道最后离别的手势是什么意思?想必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已紧紧联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你的言论,你的自由!你或许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