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子住在甘马挽,家的距离和这唯一两所华小对比,不分上下,大姨子最终还是替孩子选择了臃肿的华小,学生人数太多,每年级至少分三班,竞争激烈,她目前最担心的是,孩子分不到“精英班”。
不起眼的“港口华小”出现在《我来自华小》节目中,起初我很好奇,不被多数人看好的华小,不知道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介绍。看完这所华小的故事后,深深被打动,如果住在甘马挽,恨不得立刻把孩子送去就读。
吸引我的是该校丰富的课外活动,除了美术和舞蹈,很难想象课外活动还包括学习厨艺。在这里孩子还有机会学习扯铃,少见的华人传统技艺,而且是登州唯一一所提供学习扯铃的华小。

感受到孩子在这里学习的快乐气氛,还有校方弹性的教学方式,没有局限于枯燥的课业上。感受到这里浓浓的人情味,老师和家长良性的互动,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家长义务每天到学校的食堂为孩子们准备爱心早餐和午餐,也有妈妈义务充当课外活动的指导老师。
有别于这里一般所谓大型华小刻板的教学模式,学校只注重学术上的成就,学习局限于教育局规定的课程表,不是赶作业,就是赶考试,由于学生人数太多,老师比牛仔更忙,批改作业和考卷已经透不过气了,那还有时间把心思放在课外活动上。
我的孩子曾经来自北加一所微型华小,后来搬迁到龙运,就读以一所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型华小,北加的朋友常常羡慕嫉妒恨,以为大型的华小一定很了不起!
其实没什么了不起,这里最引以为傲的课外活动莫过于“增广”,起初我还搞不懂是什么东东,后来才知道,所谓“增广”,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做画报的习题,以增广见闻和知识。我的妈呀,学校的功课没完没了,课外活动还得做习题,多么的枯燥呵!
这里的学校不注重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基本上没上音乐课,音乐课是拿来教英文的。一到三年级的美术课,是同样的水准,不同年级的学生,做同样的东西,没有层次可言。体育课不是看录影带,就是自由活动,等到要举办运动会,才临时抱佛脚,一个月之内匆忙选选手。
这里的校规很严,学生到学校上电脑班不可以穿拖鞋,服装不可以花花绿绿,总之一踏进学校,就要整整齐齐。
所以说,大型的不一定了不起,微型的未必很差,有时把眼光放得太高,反而错过了,值得珍惜的东西,其实近在眼前。
各有千秋,各自精彩
回复删除大小不是问题,实质才是重要!
回复删除最重要有内涵!
回复删除流浪汉,
回复删除各有各想法,各有各选择!
嘿嘿,
你是指生殖器吗?哈哈~~
我不迷信大小,我相信质量!:)
非一凡,
考到全A,没有内涵也没用,是吗?
普普,偏见产生问题。
回复删除有个过动儿,父母把他送到A华小。
他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姐姐,被送到B华小。
理由:
B华小比较大,老师比较会教书。
女儿比较聪明,适合B。
儿子反正不会读书,送比较靠近的A校咯!
其实,A华小也不差,成绩和老师都也不错,只是父母有了偏见,就。。。
咦?又想把我扯到哪里去了,等下又来怪我!哼!
回复删除我没这意思啦!您的想象力不赖!嘿嘿嘿~
唉~
回复删除做人难!
做男人更难!
做普普的食客更加难!
闪~ 掰掰!
唉。我儿子的学校的美术也是一样。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美术老师是科任老师来的。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专”一点的老师来教美术?我儿子不喜欢上学校的美术课。周六下午妈咪付费上的绘画+手工班,他就很喜欢。:(
回复删除cindy,
回复删除对,问题在于偏见,当人们一窝蜂追求同样的东西时,就会认定是好东西。
嘿嘿,
不好意思,最近爱胡思乱想,头脑有点下流,对有色的东西很敏感~:)
你是有趣的食客,但有时又令人定不顺!:)
莎莎妈咪,
因为没付费,所以不专业?唉!现在任何学习要好,都要付费了~~
我觉得小学维持人数在几百人很理想,不算微型了。
回复删除膨胀至数千人的小学或中学,很不健康。
可惜我们这儿靠近的没什么选择,如果要舟车劳顿,对小孩又不实际。
maileng,
回复删除也有人近在眼前的不选,宁可舟车劳顿到大型的,结果造成不健康的现象。